本報訊 記者曹云報道 9月27日,“聚焦古樹名木保護”論壇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。論壇主題為“古樹名木健康風險評估無損檢測(監測)集成技術研究與應用”。
“古樹保護的目的,是延年益壽,而非返老還童。古樹保護工作必須以更為積極、超前的科學態度,通過古樹檢測,對其進行潛在風險評估,提前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,維持古樹健康生長,徹底走出以往在古樹健康狀況開始惡化后才做出反應、進行搶救的傳統思維模式?!痹谡搲?,主辦方北京名木成森古樹名木養護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恒星說。
古樹健康,檢測先行。國內樹木無損檢測技術日益成熟、完善,未來在古樹保護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,令業內人士極為看好。
論壇另一主辦方北京林業大學工學院共有6位專家出席論壇,分別以活立木(古樹名木)生命體征實時檢測方法、木材無損檢測技術在古樹名木與城市大樹保護中的應用、無人機與人工智能在古樹名木保護檢測方面的應用、活立木雷達波無損檢測技術等為主題,介紹了相關技術研究、推廣現狀。
“有羽化孔的樟子松,其莖干水分測量數值顯示為0.7-1.5,而無羽化孔的樟子松僅為0.7-1.2。數值與前者生病、后者健康的生長狀況完全一致,可以作為樹木健康確診依據?!壁w燕東教授在分享莖干水分檢測技術時說,“我們還可以通過現在獲取的檢測數據,來推測未來一段時期樹木的生長表現?!?/p>
趙燕東教授介紹,活立木(古樹名木)生命體征實時檢測方法科學、可靠,在測量古樹年輪、樹木生長量、樹木密度、樹干腐朽孔洞以及研究樹木年輪氣候學等方面,均可以廣泛推廣應用。
在城市,如何有效應對日益頻繁的樹木傷人、傷物事件?對大樹古樹健康狀況進行日常檢測、數據維護,顯然不可或缺。
“應從樹冠、樹干、樹根等三方面,對城市樹木健康狀況進行評估,建立數據庫,提前制定預案,實施相應措施?!睆埡窠淌谡f,“目前,城市樹木健康狀況評價仍停留在依靠經驗階段,需要開展定量數據分析、建立操作規程和標準,而我國在基礎科研、技術推廣應用、儀器設備研發等方面與發達國家仍存一定差距?!?/p>
在現場聆聽企業家、專家學者們發言并與部分專家場外交流后,《中國綠色時報》記者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:古樹保護,預防其實比搶救更為重要、更有價值,完全可以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,無損檢測正是開展預防保護的關鍵一環。
北京古樹名木無損檢測技術應用研究所所長姜良寶博士表示:古樹要保護,檢測須在前。為了科學有效地保護古樹,名木成森力推古樹檢測技術由單一向集成、由經驗向科學的提升。名木成森旗下的古樹名木無損檢測技術應用研究所的工作,開創了國內古樹集成式無損檢測服務的先河。
“名木成森作為第一家樹木健康管理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,提供從資源調查、規劃設計、樹齡鑒定、樹洞檢測、價值與風險評估至養護復壯的一體式古樹名木保護服務。接下來,我們將開展‘古樹名木無損檢測技術示范推廣活動’,助力古樹名木保護行業科技轉型?!北本┟境缮艠涿攫B護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亮說。
本次研討會依托北京林業大學木材無損檢測國際聯合研究所舉辦。研究所是2017年11月批準成立的校級科研平臺,旨在加強木材無損檢測方向科學研究的國際合作,擴大國內外相關學術交流,促進木材無損檢測儀器設備開發和技術推廣。
據介紹,北京共有4萬多株古樹名木。近年來,在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努力下,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,但仍有9000余株古樹樹勢衰弱,亟待進一步加強管護。
“北京名木成森通過打造多邊合作平臺,在集成、融合現有無損檢測(監測)技術的基礎上,將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,研發針對古樹名木健康風險評估和保護的技術規范和體系,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創新發展,使古樹延年益壽,讓參天古樹持續彰顯古都神韻?!辈芎阈钦f。